来源:多乐游戏大厅 发布时间:2025-10-13 18:17:00
多乐保皇游戏下载:
头部格局持续固化,前20名企业基本稳定,前十名中欧美企业占据八席,亚太地区
亚马逊以高达1561.46亿美元的物流收入高居榜首,约为第二名DHL(335.42亿美元)的近5倍。这一巨大差距凸显出:当企业内部物流需求达到临界规模,其自建物流体系本身即可演化为“超级3PL”,成为影响行业生态的关键力量。
DHL、德迅(Kuehne + Nagel)、DSV和德铁信可(DB Schenker)等国际巨头凭借全球网络覆盖、综合服务能力与品牌信誉稳居第2至第5位,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与持续并购整合的扩张逻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今年4月,排名第四的DSV与第五的德铁信可已完成合并,若整合顺利,新实体有望在2025年超越DHL,跃居全球第二大3PL。
与此同时,技术驱动型平台与专业化服务商正加速崛起。C.H. Robinson(第8名)、Uber Freight(第27名)和RXO(第31名)、Landstar(第46名)等数字货运平台持续占据榜单重要位置,通过算法优化运力匹配、提升交易效率,正在系统性重构传统货运经纪模式。冷链领域的Lineage Logistics(第24名)和Americold(第49名),和汽车物流领军者上汽安吉物流(第44名)的上榜,则清晰反映出市场对高专业性、高的附加价值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专业化分工正成为行业进化的关键方向。
中国物流公司表现尤为亮眼,共有6家成功入围,展现出整体性跃升的强劲势头。
中国外运以第10名稳居榜首,虽受全球海运市场波动影响排名小幅下滑1位,但仍是中国收入最高、顶级规模的3PL企业;
上汽安吉物流2024年收入达34.84亿美元并持续增长,但因A&A对内部服务收入计入排名的限制规则(上限50%),其对外披露的排名收入增速受限,排名下降4位。
中国外运是本次榜单中排名最高、收入顶级规模的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稳居全球3PL第一梯队。
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外贸运输企业之一,其前身曾承担国家进出口货物运输总代理职能。2009年与长航集团整合后,于2015年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开启战略升级。2017年收购招商物流,2018年合并外运发展,实现资源深度整合;2020年完成对欧洲KLG集团的并购,进一步强化了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与网络布局。
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约1056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39.18亿元,同比下降7.21%,主要受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及成本压力上升影响。
代理及相关业务仍是核心支柱,收入达671.7亿元,占总收入63.6%,同比增长8.37%;分部利润22.49亿元,同比下降2.16%。依托招商局集团在港口、航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公司在国际海运货代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专业物流服务收入279.51亿元,占比26.46%,同比增长1.56%;分部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31.81%,反映出在市场运价回落、客户成本管控趋严的背景下,业务面临阶段性盈利压力。
电商业务收入105亿元,占比9.94%,同比下降14.38%;分部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19.97%,主要因外部需求放缓导致业务量下滑。
整体来看,中国外运正从传统货代向综合物流服务商深度转型,其“网络+资源+一体化能力”的战略布局,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底盘支撑。
作为一家根植于亚洲、网络遍布全球的领先国际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KLN长期稳居全球3PL前列。2024年排名跃升9位至第13名,充足表现了其总实力的持续提升。
早期,KLN以中国香港和内地为核心,围绕进出口贸易提供海运、空运代理及基础仓储服务。2000年起拓展全球网络,延伸至合同物流、冷链、医药等高的附加价值领域。近年来,顺应跨境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变革,强化端到端服务,推动数字化升级,提升效率与体验。
2021年,顺丰完成对KLN股权收购后,双方在跨境网络、资源协同与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KLN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KLN实现收入23%增长至582.74亿港元;核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3%至27.25亿港元;核心纯利增长12%至13.57亿港元。其中,综合物流业务录得分部溢利12.51亿港元;国际货代业务贡献最大,分部溢利达19.50亿港元。
作为一家从亚洲出发、走向全球的综合物流服务商,KLN正通过“科技+服务+网络”的持续升级,在国际货代与供应链变革中稳步前行。
作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电商系物流公司(第32名),京东物流排名的提升,标志着其从内部履约支撑体系向开放化、社会化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成功跃迁。
其核心竞争力已超越“仓多、送得快”的表层认知,正加速构建以“全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为底座的全球化供应链新生态。通过持续强化仓储网络、产品体系与技术能力,京东物流不仅实现自身高效运营,更协同品牌商与产业伙伴,从全链条视角推动供应链系统性降本与效率升级。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1828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61.98亿元,同比激增906%,核心财务指标超预期,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弹性与运营韧性。
其中,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收入达874亿元,同比增长7.2%;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突破8万,单客户年均收入稳定在40万元,验证其解决方案在多行业规模化复制的能力。业务布局亦持续深化,从国内走向海外,从服务头部客户向行业化、标准化解决方案演进,并不断拓展新兴场景,夯实其作为产业供应链基础设施的战略定位。
在2024年A&A全球第三方物流50强榜单中,中集世联达以42.93亿美元物流收入位列第36名。
作为中集集团(CIMC)旗下物流板块的核心平台,中集世联达旗下拥有成员企业百余家,全球员工数量超6000人。公司战略聚焦于多式联运业务,并致力于成为以“装备+科技”为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多式联运企业。
在业务布局上,公司聚焦多式联运、专业物流、场站及增值服务三大方向,聚焦多式联运赛道,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少数拥有“江、海、陆、铁、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能力的企业,并在各种运输方式上位于行业前列。
目前,中集世联达的业务网络已实现全球化覆盖。公司在全球主要航线,包括北美、拉美、欧洲、澳新、南亚、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均建立了业务据点,并且在绝大多数航线上处于行业领头羊 。这种广泛的全球布局使其能够为跨国公司可以提供无缝的全球供应链服务。
财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度的提高。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略有回调,但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显示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中集世联达在海运、陆运及仓储等多个领域位居行业前列,主要与中国外运、中远海运等行业巨头展开竞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整合中集集团的装备优势,并大力投入数字化转型,通过人工智能(AI)、平台化系统等技术赋能业务,明显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早期阶段,欧华以“专业+高效”为核心竞争力,在报关、清关、运输等关键节点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步获得国际船公司和航空公司的合作资质,为其后续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战略层面,欧华从始至终坚持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在欧美、东南亚等主要贸易区域设立54家自营分支机构,并在北美重点城市完成战略布局。此外,还与全球超300家海外代理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构建起覆盖广泛、响应高效的国际服务网络。
根据 Armstrong & Associate 数据,2024年欧际航空货物运输总量达78万吨,同比增长32.2%,全年营收达到34.7亿美元,排名跃升至第41名。
作为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任务是保障上汽旗下大众、通用、自主品牌等每年数百万辆汽车的零部件入厂物流、整车仓储与运输。这份巨大的内部需求是其收入的基础。A&A在榜单备注中精确指出,对于安吉物流这类企业,其内部服务收入被限制50%(capped at 50%)后才计入排名。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其线亿美元。
近年来,安吉物流积极将其专业的汽车物流服务向外部客户(如其他汽车制造商、新能源车企)开放,逐步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